這部片入圍 2011威尼斯影展競賽片 ,是 魏德聖 導演構思 籌劃十二年 的電影
被大家稱為一部 真正屬於台灣人的史詩電影 ....耗資七億台幣
描述1930年 日據時代
台灣原住民賽德克族馬赫坡社頭目 莫那.魯道,反抗日本政府而發動 霧社事件 的故事
日據時期的台灣... 日本人努力的擷取台灣資源
茶葉、糖、樟腦油、黃金 ..... 尤其是在 高山上的高級林木
所以被統治的原住民 男人必須山上砍伐木材
修建武德殿 和 霧社公學校 以及 運送到日本 ... 不能再隨意馳騁山林打獵
女人則必須為日本軍警家眷幫傭,不能再編織綵衣
最重要的是....他們被禁止紋面
失去成為「賽德克.巴萊」的傳統信仰圖騰,無法成為「真正的人」
少數原住民為 節省體力 ,使用 鐵索 將木材由山上滑曳到地面,被日本警察發現後,將原住民們鞭打成遍體鱗傷,原住民反抗與復仇的意念在心中滋長。某天,馬赫坡社一對青年男女結婚,部落舉行酒宴,日本駐警來巡視,莫那.魯道的長子達多.莫那(Tado Mona)招呼日警喝酒,卻被他打;氣不過的達多.莫那協同兄弟巴索.莫那(Baso Mona),把駐警打得頭破血流,自此馬赫坡社便生活在日警報復的陰影裡。
莫那魯道 在深思後,雖知如果 反抗日軍 將面臨 滅族危機,但他明白唯有為民族尊嚴反擊,才能成為真正的賽德克人,於是決心帶領族人循著 祖靈之訓示,奪回屬於他們的獵場。
莫那魯道 告訴同胞:
日本人比濁水溪的石頭還多,比森林的樹葉還繁密
可我反抗的決心比奇萊山還要堅定!
10月27日 清晨,霧社公學校〈現今台電萬大電廠霧社分部〉舉行運動會,能高邵守小笠敬太郎 主持開幕典開禮,其他日本人都前來觀禮,這時候預先埋伏在操場內外的原住民,在莫那魯道一聲攻擊號令下,立刻展開猛烈的突襲,將運動場內134位日本人全部殲滅。
這部電影很難得的讓我看到國片也可以拍得那麼有 壯麗的感覺
從一開始莫那魯道 表現出原住民 好勇善戰 以及 他們的風俗特性
以及為了生存而 搶獵場 的方式...帶我們慢慢引入原住民他們的世界
並且用 原住民的民謠歌聲 襯托著他們 祖靈的訓示
在 馬關條約 後...台灣割讓給日本
不管在平地或是高山上,都有起義的群眾
但是 沒有強大軍火以及訓練的百姓 畢竟是 很難對抗成功
所以在當時... 最後也只能妥協
當時的原住民雖然比平地人還勇猛,但是 依舊不敵日本的軍火
日本人雖然蠻橫,但是也帶來了 文明的資訊
不過在不平等對待的環境中...和平似乎只是一種假象
所以才會一些小事件而引爆著名的 霧社事件
這部電影的故事..很多人從國中高中課本就曾唸到過
加上學校老師的解說,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瞭解
但是...我看完這部電影後,我覺得這部電影 (上集-太陽旗)讓我對於 原住民的文化更加瞭解
以及他們的 信仰理念 - 崇高驕傲的靈魂
所以看完後...我反而覺得好熱血
離場前還看到電影後的字幕將每一個演員的名字都打上去
似乎也讓大家知道~
這部電影是由這麼多人一起將他榮耀起來的 , 而不是單純的... 只是導演和少數藝人
我覺得這部電影真的蠻值得推薦的!
希望大家不要帶著過多的政治色彩進去...而是帶著欣賞電影的角度走進電影院
我相信~ 一定會很熱血很有感觸的走出來的!
我現在邊寫心得...腦海裡還是迴盪著他們的歌聲~ 好美!
這次演 莫那魯道 的兩位素人演員...也都很傳神
所以讓這部電影 更顯得生動 以及 觸動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