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縣六甲鄉昔日有「烏金之鄉」之名,磚窯產業興盛的年代,整個鄉的天際線是由磚廠的煙囪連接而成,鄉裡有一半的人口在窯廠工作。不過隨著這項產業沒落,全台灣還在燒瓦的,只剩3間,六甲的 居廣陶 也是其中一間,廠內有好幾座窯,燒柴火的蛇窯、燒瓦斯的蛇窯、電窯。陳世紘 是興華窯廠第五代主人,他除了繼續生產高品質傳統磚瓦,提供廟宇等古蹟歷史建物修護使用外,還朝向戶外教學、開發紀念商品等發展。在8、9年前,「居廣陶」即開始訓練導覽解說員,保留傳統蛇窯的窯體,由解說人員說明原土礦、成型、乾燥、上釉、燒窯 等窯業生產流程,帶領訪客實際走入蛇窯,再搭配陶藝創作,規劃1日遊、半日遊行程,提供訪客兼具知性與感性的瓦窯體驗。
占地1甲多的窯場,到處可見陶藝融入生活的實證,早期燒製磚瓦的大型器具擺設成的裝置藝術,還有場主夫婦細心照料的植物生態,傳統紅磚瓦屋頂的建築物,及
從屋頂走入屋內的紅磚色創意陶藝作品,不需鮮艷的色彩、特異的造型,就可讓生活空間更具質感。
將窯場變成觀光新體驗藝術、生活、景觀陶瓷的多方向發展,延 伸傳統窯業新的經濟價值,陶藝教學、陶板雕刻、陶板畫讓一般民眾也能成為藝術創作者,完成具有個人風格的作品。以傳統磚瓦為本,融入現代的經營理念,燒製 各式各樣的琉璃瓦,試圖為六甲的瓦業注入新的生命,開創出傳統產業新氣象。
由於我大學的學姐和學長就是有在這邊當 解說員,所以我們也利用有空的時間...一方面拜訪學姐一方面去感受羅曼蒂克的 拉坯(腦子裡一直響起第六感生死戀的主題曲- Unchained Melody)
首先當然要穿上很帥氣的圍裙(不知為什麼...我覺得穿起來好帥唷!)
然後腳要踩著下面的一個桿子(讓支撐的轉盤會旋轉)
由於學長姐的細心教導,所以我們作的很有形 有型
但是這樣是不夠的...要上上下下的反覆調整(好像是為了要讓他的厚度固定,並且不能太厚)
有人做得很得心應手;有人做的亂七八招(連學姐都說 救不回來 )
你們看!我的歪歪的~~(旁邊還一直有人嘲笑我!)
學姐後來教我們作花紋,只要利用很簡單的小塑膠片並加上一些簡單的技巧(學姐在偷偷教他撇步)
有人就很輕鬆的做出他要的效果了!
半完成品
接著學姐就要開始教我了(剛剛那個先放棄吧~~),剛剛因為貪心..想做大一點的盤子,但是自己又沒那樣的技術..所以做得很糟!現在要挑戰小茶杯
因為剛剛有偷偷觀察過...所以這是很小心謹慎!加上我可能也有一點點天分吧...所以也做好了..一個
半完成品
至於剛剛那個很慘的~連學姐都不想管的...還是努力稍微調整一下,變成非常有型的大碗
先要把這些先陰乾,之後再上釉 及送到窯裡燒
過些時間...才會看到最後的 成品 唷!
經過了幾個月(因為學姐在南部;我在北部),我終於拿到了!
有沒有很美麗! 成品很不一樣吧!
那個原本的失敗品...現在也煥然一新了!
台灣的蛇窯散居各地,集中於南投縣境為主。興華窯廠主人陳榮泉先生是六甲地區首位將南投蛇窯引進六甲之第一人。 更難能可貴的是現在的興華窯廠還依舊有建築材料的量產營運,因此可稱為『活的蛇窯』。興華窯廠經營的歷史已有五代,從第一代陳鱟於民國前10年由『赤山製磚會社』購入目仔窯而開始陳家的磚瓦事業。期間歷經陳分、陳天賜。民國66年7月25日賽洛瑪颱風來襲,使得六甲瓦業從盛而衰,因此陳榮泉與其妻 劉月金女士由南投引進第一座蛇窯,首開六甲地區琉璃商品的生產。 目前興華窯廠由第五代陳世紘與阮潔雯夫婦接手,以傳統磚瓦為本,融入現代的經營理念,燒製各式各樣的琉璃瓦,試圖為六甲的瓦業注入新的生命。
他們目前有 提供:
教學活動:提供陶藝教學、陶板雕刻、陶板畫、團體創作、陶土遊戲等多樣化教學活動。
蛇窯導覽:藉由解說員之專業解說,讓訪客能夠清楚從原土礦、成型、乾燥、上釉、燒窯的完整窯業生產流程。
鄉土教學:園區場地寬廣,並具地方產業特色,適合學校單位舉辦鄉土教學等之戶外活動。
野外禮拜:本園區擁有可容納兩百多人的視聽空間及完整之音響設施多媒體系統,及廣大之戶外空間,可協助教會團隊舉行野外禮拜。
烤肉野餐:本園區之樟樹群烤肉區,可提供兩百多人烤肉野餐之場地使用,並可代訂相關烤肉用品,讓訪客能悠遊於沁涼之樟樹群下用餐。
美術寫生比賽:樸拙之園區設施,適合活動單位舉辦戶外寫生比賽,等多樣化之藝文活動。
有興趣的..詳情請電洽06-6982992阮小姐